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行业新闻

非遗情 青瓷缘

2014-12-17 9:50:49      点击:

——第二届龙泉青瓷DIY创意设计大赛金奖获得者风采


黄柯     “瓷木情缘”演绎别样古朴典雅之美


    黄柯的工作室里摆满了极具个人创作特色的小茶杯、花器、熏炉、香炉等青瓷作品,釉色以粉青、梅子青、哑光月白釉、冬青釉等为主,薄胎厚釉,做工精细。
    黄柯出生于1979年,1996年进入父亲创办的青瓷厂从事青瓷创作。多年来,他在向业界大师、民间艺人积极求教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埋头苦干,勤练基本功。2003年,黄柯前往福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现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熟练掌握了人物雕塑、素描、烧窑等青瓷制作基本功。如今,已拥有一个5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
    “瓷木结合”是黄柯的创新。“前两年,我家里装修,我在新买的中式家具上摆放自己的青瓷作品。”黄柯说,当时灵光一闪,开始琢磨怎么把木材运用到青瓷创作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他将“瓷木结合”运用得淋漓尽致,创作出的“瓷木情缘”系列作品,先后获得2013义乌文博会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主题馆精品展金奖、2013年首届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金奖、2014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
    接到此次大赛通知后,黄柯确定创作“瓷木情缘”作品参赛,并决心挑战自己,创作镂空玲珑杯。100多天时间里,60个玲珑杯最后烧制成功的只有15个,最终选出5个满意的作品。
    黄柯说,最难的还是木材颜色和青瓷釉色之间的选择。经过几次筛选,先确定木材用大红酸枝,然后开始调青瓷釉色。粉青、豆青等釉色先后被淘汰,黄柯的脑海里不停地模拟木材颜色和青瓷釉色的结合,好几次已经躺下睡觉了,又因新想法而重新起床创作。经过几十次的试验,最终确定将大红酸枝和仿古梅子青结合。
    黄柯青瓷作品《云中月》茶具实现了青瓷与木材的完美结合。在灯下细细观赏《云中月》,杯沿的镂空工艺让玲珑杯更加晶莹剔透,精雕细琢的圆形大红酸枝好似圆月镶嵌在青瓷杯垫中心,杯垫外围一圈也运用了镂空工艺,神似云朵,在灯光的照耀下犹如明月在云海中羞红了脸,演绎着别样的古朴典雅之美。
    记者 兰玲 

 

 

雷慧仙    在碧叶荷花中炫舞瓷艺人生


    雷慧仙,人如其名。初见时,她正埋头在瓷杯上刻花,眼神专注,宛若身处世外。
    雷慧仙,作品如人。《太极》、《竹林听荷》、《荷谐》,原是茶具与茶叶盖罐的名字,诗情画意中透出慧心巧思。
    “我一直在创作,未来会有更多的作品展现给喜欢青瓷的朋友。”说到自己经常思如泉涌时,雷慧仙笑了。
    《竹林听荷》茶具套组是雷慧仙为了参加这次大赛专门设计制作的,历时一个多月,三易其稿而成。作品由四只口杯、一个盖碗、一个公道杯、一个花瓶、一个茶叶罐和一个滤茶器组成,茶具全部施粉青釉,温润清雅,每一只器皿都刻绘了灵动飘逸的荷花图案,卷曲张合间尽显盎然生机,与茶之清雅气韵相辅相成,给人以沉静如水的感觉,极具艺术感染力。最特别的是,每件作品均被完美地镶嵌在国家级“非遗”东阳竹编底座里,手工竹编的细密与青瓷的釉色、器型巧妙结合,既增添了品位,还能起到隔热的作用。
    雷慧仙是青田人,与龙泉青瓷结缘的时间并不长。2006年,她从杭州师范学院设计专业毕业,进入丽水学院实习。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学院里听了一堂关于青瓷制作的课程,被龙泉青瓷温润如玉的魅力所吸引,并对它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她在龙泉创建了一间青瓷工作室。
    “虽然是在新的城市零起点打拼,但因为对青瓷的热爱,所有辛苦都不值一提。”凭着执着与刻苦,雷慧仙从青瓷门外汉成长为工艺美术师。她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平面设计手法运用到传统青瓷制作当中,并尝试着把竹编、银器等与青瓷结合,让两种不同材质在作品中相得益彰,烧制出的青瓷富有小资情调,别有一番韵味。
    “我偏爱荷花,喜欢用女性审美视角加以创新,让花赋予瓷更美的意境。”雷慧仙的作品色泽典雅、精巧别致,刻花、配件等相互映衬,使作品更加夺人眼球。
    今年,雷慧仙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卢伟孙为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进一步掌握了龙泉青瓷传统工艺的精髓。她说,将继续大胆创新,把现代龙泉青瓷风采带给世人。
    记者 叶炜婷  

 

陈克萍    青瓷创作既是工作  更是生活




      实用又美观的组合餐具,质朴典雅的艺术瓷器,形神兼备的动物雕塑作品,还有融入现代元素、时尚气息的茶具……走进先明子窑坊,犹如走进一个满目青翠的大千世界。
       窑坊主人陈克萍是一名80后的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情系咖啡》在“非遗情·青瓷缘”第二届龙泉青瓷DIY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金奖。这是一套咖啡用具,四线融于杯口,施粉青釉,清新而又不失典雅。
       “很多作品的设计灵感都来源于生活。”陈克萍告诉记者,作品《情系咖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她与朋友聚会。看着清一色的咖啡杯,总觉得会有一种视觉疲劳。那时,她的脑海中立马闪现出来两个字——青瓷,如果用青瓷创作一套咖啡用具,边品咖啡边赏美瓷,多么惬意。
       说干就干,《情系咖啡》就这么被她设计出来了。然而,设计容易,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杯口的四条线又细又密,上釉之后,需要小心翼翼地把釉刮掉,每次刮的时候,她都要屏住呼吸,以防多刮或者刮错。
       陈克萍说,这么一套咖啡用具从设计到烧制完成,花费了3个多月时间,无论是从拉坯到修坯,还是从上釉到烧成,每一个过程都细致入微,不允许丝毫问题出现,最终烧制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陈克萍是土生土长的宝溪人,从小生活在有着浓厚青瓷文化氛围的环境里,小时最喜欢的事就是跟着父亲玩泥巴、捏泥人,对制作瓶瓶罐罐有着浓厚的兴趣。2001年,高中毕业的她下定决心,回到宝溪跟随父亲学习青瓷制作技艺。每天花大把的时间去学习青瓷制作工艺,不断地练习拉坯、修坯、刻花等。
       2003年,为了提高技艺,陈克萍参加了福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现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进修,通过刻苦努力,雕刻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并掌握了其它方面的陶瓷知识。
       十年磨一剑。陈克萍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力求完美,作品造型设计越来越别致,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作品深受广大青瓷爱好者的青睐,还多次参展并获奖。
       采访最后,记者问陈克萍青瓷对她意味着什么,她格外认真地说:“青瓷创作既是工作,更是生活。”  

       记者  周剑芬  



 
柳云    努力耕耘自有收获


    景宁人,说着一口地道的龙泉话,58岁的柳云是市中等职业学校剑瓷学部陶瓷专业高级教师、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装饰美工国家二级技师。他积极参加龙泉青瓷的研究与烧制,在教学之余,还拥有自己的瓷艺工作室,青瓷作品曾获得中国第二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明清居杯”金奖等。
    柳云的母亲刘明秀是原龙泉国营瓷厂退休的老技术员,曾在原青瓷研究所从事30多年青瓷人物造型设计。柳云从小跟随母亲在上垟镇生活,在原龙泉国营瓷厂里嬉戏玩耍,对于青瓷文化耳濡目染,从小就与青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70年代,龙泉青瓷发展迎来继南宋后又一新高峰。那时稚气未脱的我,走进了原龙泉国营瓷厂,成为了一名学徒。”在柳云的记忆里,当学徒并不像别人说的那么苦、那么累。一进厂,他便深深地喜欢上了青瓷那抹迷人的翠色。工作之余,勤奋好学的他穿梭在不同的工序车间内,不厌其烦地向老艺人们请教,逐渐了解了龙泉青瓷成型的数十道工序。
    后来,历经求学、打工、教美术等不同职业,柳云念念不忘的还是青瓷创作。2011年,市中等职业学校成立剑瓷学部,柳云成为一名陶瓷教师。
    为了在陶瓷教学上更有发言权,柳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全面接触与研究青瓷的生产烧制工艺。他虚心好学,又有较好的绘画与雕塑基础,曾受到徐朝兴大师的多次指导,青瓷制作技艺有了不断的提高。
    4年间,柳云一心沉醉于青瓷创作中,将刻花与釉下彩两种装饰手法巧妙结合,凭借雕塑之长,创作出独具风格的青瓷作品。作品以沉静、淡雅见长,具有现代风格的自然之美。
    此次柳云的获奖作品《春华秋实》寓意“春播秋收,有付出才有收获”。 “正如做青瓷,只有不断努力去耕耘,才可能有收获。”柳云说。
    记者 季丹  
 

樊冰冰    我和瓷泥交朋友


“我爱龙泉,更爱龙泉青瓷,毕业后想在龙泉发展。”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院陶瓷装饰专业在读硕士生樊冰冰直白地表述着她的龙泉情缘。

 大学期间,樊冰冰第一次接触到龙泉青瓷,便被温润如玉的青瓷所深深吸引。读研期间,偶然的一次机会,樊冰冰获得金文伟老师的引荐,得到研究学习龙泉青瓷的机会。
    “龙泉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市民生活,都散发着青瓷独特的韵味。”虽然樊冰冰的老家山东郓城距离龙泉上千公里,但谁也无法阻挡她留在龙泉追梦的脚步。
    “玩泥巴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而要以朋友的心态和泥巴交流,熟悉它,感知它,泥巴就会以更好的形态返还给你。”在龙泉君德瓷厂实习期间,樊冰冰学得非常用心,拉坯、雕刻、烧制,每一个工序都学得认真、练得刻苦。渐渐地,樊冰冰对青瓷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始尝试现代龙泉青瓷综合装饰的创新研究,运用综合装饰手法拓宽青瓷的表现手法,改变以往青瓷刻花单一艺术效果的传统面貌,赋予画面不同材料的色彩、光泽、肌理、质感。
    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樊冰冰从作品的设计理念、技艺、造型、釉色到装饰等,都倾注了不少心血。由于模型的体积大,翻模成型时成功率特别低,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凭借着一股执着的韧劲,作品《荷韵》终于烧制成功,众人带着惊讶羡慕的目光向她竖起大拇指。
    “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今年24岁的樊冰冰一脸喜悦。她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求真务实不浮夸,在感恩中继续追寻着青瓷梦。
    记者 郑沐欣


                                                           本文来源:龙泉新闻